要树立正确的舆情观政新微评

所谓舆情是一种社会评价,因此就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认识有偏差应对就会南辕北辙。

比较常见的有几种误区

01舆情洁癖

把所有对自身单位或工作不利的信息都当成负面舆情,一发现就想方设法去清除掉,而不去考虑舆情产生的实际原因,是不是真的折射出自身工作有问题。所谓放大就是把正当的批评也当做如临大敌,把客观反映问题的投诉和意见屏蔽掉,舆情上的过度“洁癖”,实际上是对自身工作的不自信,掩耳盗铃对提升工作毫无帮助,这也是有些政务新媒体偏爱微信公号的原因,就是因为微信号的评论可以“自控”,看着不爽就不通过,而对于微博广场上不请自来和 和人人可观的评论倍感压力。

02被舆情左右

热度一高就手忙脚乱,被公众的情绪所左右,而不能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处理的原则和底线,让舆情直接干扰到正常调查处理。其实客观和理性是应对舆情的两大法宝,客观指工作严谨,证据扎实,逻辑清楚,意见明确,理性则是把握好行责匹配,适用法律法规准确,不失位也不越位,绝不可一味根据公众“口味”去开展工作,始终处在被动之中。

03重视术而忽略道

实情决定舆情,事实本身的调查处理才是舆情应对的根本和基础,事实查不明白又怎么可能对公众交代的清楚,事情本身没有结果悬而未决,又怎么能指望仅靠表态而让舆情平稳落地。但有些时候,一出现舆情,新闻宣传部门就成为应急响应的救火队员,被推向前线,但若没有实体工作的支撑,没有对于整体进展和工作环节难点焦点的掌握,这道防火墙根本抗不住公众的压力,还很容易出现应对中的避实就虚空口白话,甚至雷人雷语。

04舆情的上热下冷

上级领导是敏感体质,对于舆情非常重视,基层单位却是无症状体质,对舆情的看法十分“佛系”,小事犯不着,大事管不了,出事报领导,事大找上级。这种拖和等的思路往往是将小事拖成大事,可以把源头化解的酿成热点事件。

05本能切割一了百了

出了事往往先考虑如何剥离自身责任,不是我的人,不关我的事,归其他部门办理,或者都是某个具体承办人的个人行为,和组织无关,和单位无碍。切割是把双刃剑,把自身想摘干净的同时,可能就把别的单位部门推进坑里,如果遇到对方不买账,不肯接锅,再回怼回来,那公众就有更多的热闹可看,本来一件具体的麻烦,演变成两个部门间的相关推诿扯皮,结果就是手拉手一块往坑里跳。而临时工,经办人似的甩锅思路,同样很有问题,是个人行为还是职务行为,若是职务行为出的差错,那自然会与相应的管理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与工作能力的培养培训紧密相关,犯错的可能是个人,但错误的源头还是管理。

06 放弃自身阵地

事也查清了,责任也落实了,等到需要发布的时候又扭捏起来,要么是没有或者是不愿意用自身的政务新媒体账号来直接回应,反倒选择媒体作为信息源对外发布,把引导权和权威性拱手相让,反正我说了,怎么说无所谓。要么就是自己的账号虽然发布了通报,但同步却采取禁评限评措施,想“净化”影响,我只管说,你们听听就算了,别回复我,我不听。

这两种思路也是“不敢为和不善为”的典型。

不敢为就是总担心群众挑毛病问问题,实际上只要工作做到位,事实很清楚,又有什么需要回避的,有时候衡量一个官方通报效果的直观方式就是看公众看过通报后,还有没有疑问,倘若没有新的疑问,那通报就是合格有效的,倘若仍然疑窦丛生,甚至更加云里雾里,那就说明回应的针对性出现了偏差,缺乏信服力。而当公众真有疑问时,仍然会以多种方式向主责部门反映施加。

不善为则是平时不用功,战时乱手脚,官方调查能写,与网民的网言网语互动就茫然无措,事实上,应对舆情非常重要的“网感”(对于网络传播规律和网民情绪表达的掌握和判断),是来源于日常回复互动中的日积月累,老不去上课,考试时当然及格困难。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