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法舆情反转现象成因分析及应对建议

今年以来,网络舆论场中反转事件频频上演,事件曝出前舆论热议纷纷、群情激愤,反转后一地鸡毛,闹剧收场,留下反思和警醒。舆情反转是一种常见的舆论现象,在涉法舆情事件中也常常上演,令政法机关被动卷入甚至“背锅”,甚至陷入公信力危机。因此,政法机关在处理网络舆情时,需敏锐察觉事件中的舆情反转风险,找到扭转局面的决定性因素,及时还原事实真相,压缩舆论反转后的消极影响。

一、近期涉法反转舆情的主要类型

梳理今年以来的十余起涉法反转舆情发现,这类舆情事件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热搜话题反转

这类事件因网络热搜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但随着事件发展,事实真相与热搜爆料内容完全不同,舆论态度迅速转变。今年以来较为典型的热点案例有“胖猫”跳江事件、“小学生巴黎丢作业”事件、“点读机女孩”视频造假事件、内蒙古“1.2万元切糕”事件、广东徐闻“奔驰车男子砸引擎盖”事件等。

2.涉法案件反转

此类事件性质较为明确,舆论围绕执法司法机关的具体工作展开,因此执法司法部门是舆情主体,在其回应澄清事实后,网络舆论随之反转。近期典型事例包括: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山东济南“学生与醉汉冲突被刑拘”事件、成都吉普车纠纷事件、贵州六盘水马某某伊案、广西“胡万权坠亡”事件等。

二、涉法反转舆情的成因分析

梳理发现,近期出现的涉法反转舆情存在一些共性特征,反转舆情之所以具有发酵空间,主要因网络信息碎片化传播以及“流量至上”的底层逻辑导致。

1.碎片化传播导致信息失真发酵

网络舆情的碎片化、即时性等传播特征,使得事件引发关注之时信息并不完整,部分网民由于一些固有认知,基于碎片化信息就作出初步判断,导致不实信息被大范围传播。其中既有对执法司法部门的偏见,也有对某些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例如在一些执法事件中,网传版本是“暴力执法”,反转后的版本变成“不配合执法被采取强制措施”;网传的版本是“包庇司法”,反转后则被证明是网络谣言误导。典型如成都吉普车纠纷事件,在舆情发酵初期,网传多种说法如“罗某儿子是市长”“要求赔偿一万元”“被现场放走”“民警组成人墙保护车”等,部分网民凭借流出的碎片信息,拼凑出一个“官员家属耍特权”事件,引发大量网民追问。

此外,部分反转事件最初曝光时,不仅事件内容碎片化传播,其事实方面也呈现片面化传播的特征,即网络舆论场中只有一方在发声,缺失另一方或更多涉事主体的声音。如沸沸扬扬的“胖猫”事件持续大半个月,大量网民指责涉事女生“诈骗”“捞女”,并对其进行围攻、谩骂甚至“人肉开盒”。而根据重庆警方细致翔实的通报,死者刘某的姐姐通过找人代写文案、有选择性地截取聊天记录等方式片面描述事件,操控误导网民,企图将情感纠纷上升为刑事案件。广西“胡万权坠亡”事件中,当事老人在抖音平台更新其从重庆到广西奔走近700天,替“离奇坠亡”的儿子胡万权寻找真相的经历,经过网络大V传播后,老人“艰难维权”的形象深入人心,引发网民广泛同情,不少网民质疑警方不立案决定有“猫腻”。

2.流量逻辑刺激自媒体产生炒作冲动

自媒体时代,流量就是网络舆情的催化剂,热点事件出现后必然会吸引来大量自媒体蹭热度、蹭流量,导致事件发展走向明显偏离正常轨道,推高了舆论场混乱失序风险。“胖猫”跳江事件中,大量自媒体、营销号不断挑起性别争议话题,甚至造谣“带节奏”,为舆情的发展和持续推波助澜。

而网络平台对“流量至上”逻辑的偏好甚至纵容默许,也让人有漏洞可钻,一些熟悉网络热点发酵规律的自媒体便动手制造热搜话题,并利用平台的热搜推荐机制,吸引网民关注并调动起情绪释放,由此造成的“信息陷阱”为后续舆情反转预留空间。如“小学生巴黎丢作业”事件,系自媒体博主为吸粉引流,根据网络段子自编自演的虚假事件,在春节假期连续多日占据热搜榜单,衍生出“秦朗舅舅”“西场小学”等多个话题更令舆论信以为真。“点读机女孩”高某某发布的患病及治疗视频引爆热搜,经过官方调查发现,系MCN机构通过旧闻新炒、移花接木、夸大事实等方式制造的虚假热点。

三、涉法舆情反转的路径与应对建议

在上述舆情事件中,绝大多数舆情的反转发生在官方介入之后,表明涉法舆情反转最主要的机制性原因就是权威部门的调查,因此反转路径主要表现为“事件曝光——引发热议——官方调查——舆论反转”。根据舆情事件类型的不同,舆情反转路径也呈现出细微的区别,政法机关处置类似舆情时需有所侧重,以免应对失当,加重舆论危机。

1.热搜话题反转侧重还原事实

热搜话题的根本目的是追逐流量利益,其生成和发酵路径清晰,捏造虚构的内容也经不起推敲,相关部门只需围绕事件的基本事实要素进行调查,便能很快还原事实。一旦事实反转,舆论也会随之反转。如“胖猫”跳江事件,重庆警方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针对两人交往期间的经济往来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一笔笔资金清清楚楚,彻底打破“胖猫”姐姐刘某称谭某诈骗钱财的说法,舆论称赞“警方的调查非常详细,就差晒账单了”。对于这类带有热搜性质的舆情事件,流量越大,舆情反转的压力就越大,官方介入更是为自媒体炒作增添素材。一些自媒体趁乱收割流量,它们不在乎事实如何,常常发布看似客观中立、实则撩拨拱火的观点来煽动大众情绪。政法机关在处理时要坚守依法依规的基本要求,不因舆情高热就仓促介入、匆忙定论,要充分评估舆情风险和发酵走势,如实地通报调查过程和结果,争取权威发布后取得“一锤定音”、扭转风向的效果。

2.涉法案件反转需要真相与责任并重

执法司法案件关乎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能够激起强烈且广泛的代入感、同情心和共情心理,不仅网络舆情发酵风险更高,舆情反转的难度也更大。应对这类舆情,不仅要还原真相,还要厘清各方责任。如贵州六盘水马某某伊案中,媒体报道称马某某伊被拖欠上亿工程款,讨要多年未果还被“以刑化债”,冲击了舆论司法公正的认知底线。贵州省联合调查组在通报中有理有据地指出马某某伊等涉案人员存在违法行为,但依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其不予起诉,既查清了事件真相,也对涉事人员的法律责任作出划分,这一结果获得舆论认可。山东济南大学生与醉汉冲突事件中,舆论最初认知是大学生制止醉汉滋扰女生属“见义勇为”,济南警方以梳理时间线的方式还原案发过程,明确不存在“制止调戏女生”的网传情形,强行进入校园的曾某明等被依法处理,涉事学生则属防卫过当涉嫌故意伤害罪。通报彻底扭转了舆论认知,平息了网络质疑。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