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本系列文章会结合舆论传播、社交网络、社会心理和大数据等综合常见的网络传播规律,希望可以通过这些规律的解读帮助党政机关认识网络传播规律,从而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高综合治网能力。
后真相时代
“post-truth”,也就是后真相被《牛津英语词典》选为2016年的年度词汇,被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后真相”并不是其字面意思“当真相被披露之后”,它的准确含义应该被理解为“真相靠后”也就是说代表了事实的“真相”在事件中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后真相的典型特征是“情绪在前,真相在后;认知在前,真相在后;成见在前,客观在后”。公众的情感共鸣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社交媒体舆论已经取代了事实验证,因为前者可以告诉我们想听的东西。
“后真相”更多的代表了一种对全球舆论现状的承认和无奈,并不是说后真相是正确的和我们所追求的。
后真相时代出现的原因
后真相时代这种舆情现象出现的原因众说纷纭,一般常见的解释有下面几点:
1.社交媒体的普及,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话语权。同时城市化进程让城市人口的熟人社交减少,他们会更多的转向网络社交填补社交空白。同时,公众对事件进行评判时会受到自我展示等个人动机的影响,并存在验证性偏差。
2.社交媒体传播速度与事实挖掘之间的存在时间差,且社媒的传播特性让在真实事件被发掘出之前即可达到大量传播。
3.在之前,我们已经科普过多个舆论知识点。如群体极化、模因、沉默的螺旋、塔西佗陷阱、逆火效应等等,这些特征都有可能导致人们的非理性。整体的社交网络呈现出不断挑逗情绪从而获取流量的特点。这些也都在把社交网络推进“后真相时代”。
后真相时代的舆论特点
在国际舆论圈里,“后真相”已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原因在于,对舆论的控制在西方更多的是被媒体平台所控制。进入新媒体时代后,脸书和推特等社交网络平台已经在实际上控制了媒体。而同时,这些大平台必须要通过不断的流量来维持自己的平台地位。所以平台制定的舆论规则,必然会偏向于“后真相”的一些特点:情绪冲突、群体对立来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流量。同时,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开始意识到自己可以利用“后真相”来为自己服务,从而操控民意。FT曾经直接用“民主的终结”来形容这一现象。
在我国,随着网信办一系列管理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内政府机构对舆情回应的重视,“后真相”得到了初步抑制。和国际上不同的是,在出现重大舆论事件后,国内的官方机构一般都会做出回应,且近几年来回应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给网民的可信度也在不断提升。网民在经历多次舆论反转后,在突发事件出现时,越来越多的人会更冷静,“等一个蓝底白字”的警方通报已经成为常态而不是盲目相信。
但同时,国内网络在相当多的矛盾冲突较强的领域,“后真相”仍然很常见。当前媒介逐利性越来越明显,网络信息环境鱼龙混杂,舆论对于新闻来源、新闻真实性保持较高关注度。特别是重大舆情事件,本身即具有强势舆论聚焦,任一敏感性的爆料必然带来更大流量,媒体抢发新闻行为很容易导致假新闻登上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