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舆情的“双轮驱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术规范的社会活动。由于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涉及公众根本利益,所以一直是舆论场高烧不退的热点话题,始终处于公众的视野之中。近年来,随着公众对教育的关注度提高、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公众逐渐形成了教育系统并非清水衙门、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漏洞百出、师德师风沦丧下滑、育人机制僵化亟需改变等负面刻板印象。

教育舆情是民生舆情的分支,其构成要素主要有主体、客体、中介性教育事项和空间。在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教育舆情往往“功夫在诗外”,被安全与公正两大核心关切“双轮驱动”,从而形成情绪表达、主题偏激、焦点游移、攻击体制等传播特点。教育话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问题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尖锐,教育舆情出现娱乐化倾向,非理性、情绪化因素化作舆论场恶搞的段子。

在新的传播格局和舆论背景下,对教育舆情进行细分研究和妥处,不仅可以增加社会公众对教育的信心和期待,重塑教育系统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还有助于推动教育舆情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对于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左轮驱动”之校园安全

1、人身安全——学生在校伤害事故

风险无处不在,在校中小学生是社会弱势群体,面临的人身风险与舆论风险成正比例,也即年龄越小,人身风险越大,相对应的舆论风险成比例增加。这里的人身安全,特指中小学校学生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遭受的身体伤害、精神伤害以及死亡事故。

高校学生的人身安全与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侧重点不同,主要包括学习中的安全和生活中的安全,特指生命权、健康权和行动自由权方面的威胁和风险。在高校校园所发生的大学生人身安全事故中,行动自由权是重点,由生命权和健康权引发的舆情,绝大多数是可以通过教育、防范和加强安全管理等措施避免的。

2、食品安全——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学校是人群高密度集中的重要区域,食品安全知识传播的快慢,食品卫生环境整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对校园秩序和社会稳定影响巨大。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颁布以后,政府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关注一些特殊群体的饮食安全,校园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因此被列为重中之重。从爱护学生健康、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各级职能部门、教育机构以安全促教育,把学生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与校园安全的网络舆情合流后,具有更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互动性特点。在舆论场呈现两种态势:一是舆情升级伤害政府公信。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出现过失后引发家长及社会广泛关注,但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回避矛盾、处置不当,舆情升级后不仅对公众心理造成巨大冲击,还会伤害地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二是虚假信息引发社会恐慌。学生群体的弱势属性,以及部分媒体欠缺食品专业知识,导致某些食品安全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稳定,个别事件甚至被炒作放大。

3、环境安全——硬件设施和社会环境

校园环境安全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硬性的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比如,在常州“毒地”建校、江苏南京塑胶跑道苯超标、武汉江夏藏龙二小疑似甲醛超标等舆情中,学校虽然不是直接的污染物排放者,但是在校舍的地址选择、设施设备的采买上负有安全责任的义务,应对学生的安全负责;二是软性的校园及周边社会环境的治理,比如,社会闲散青年在校边游荡、聚集,网吧等娱乐场所常存,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的经营场屡禁不绝,不法车辆、超员超载车辆、家长接学生车辆云集等。只有软硬件环境的有机结合,才能为广大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安定、安全的校园环境是发展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各方积极协调配合,校园安全的防范体系才能得到不断巩固加强。在实际工作中,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看重教学质量、升学率、竞赛成绩、比赛名次等显性指标,但对学生管理、门卫值班、防火防灾、运动场地建设及周边环境整治等隐性内容缺乏紧迫感,其原因是两方面:一是教育部门、学校整合资源能力有限,对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推动校园良好环境的行政协调和人力保障;二是相关领导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有待增强,缺乏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种安全工作应急预案,最终在打造校园环境安全方面变成“跛脚鸭”。

4、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和信息泄露

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的目的是为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电子信息和电子数据文件成为校园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校园网主要以局域网和网站的形式存在,具有安全风险日益提高,抗风险能力弱,损失无法弥补等特点。由于校园网硬件设施普遍存在代差,管理人员防控病毒实操技术有限,使用人员繁杂无序风险高企,一旦校园网络安全出现问题,不仅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很可能使学生个人的学籍档案、财务数据等重要资料丢失,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校园信息安全日趋严重,其表现形式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病毒肆虐,对校园网络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比如勒索病毒导致若干局域网瘫痪,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计算机病毒的蔓延还体现为不良信息的传播,关于色情、暴力等内容的网站泛滥,冲击学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二是人为的恶意攻击导致信息泄露,一些人利用网络协议,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以及管理上的疏忽非法访问资源、删改数据、破坏系统,比如盐步职业技术学院从2010年秋季入学的2640名学生完整信息全部流出,信息泄露为电信诈骗大开方便之门,影响恶劣。再如山东女孩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离世,也曾掀起舆论狂涛。

“右轮驱动”之教育公正

1、行业贪腐——人格期望与现实落差

在任何地方,只要权力不受制约,都可能制造出贪腐的土壤,教育系统同样也不例外。各地教育系统中,屡有官员因贪腐问题落马,职务犯罪主要集中在物资采购、校舍建造、职务安排等环节。鉴于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的特殊性,社会对教育从业者寄予较高的道德期望,对相关官员也有较高的人格期望。然而,现实颠覆了网民的这种认识,教育系统的变味、变异、变质,较之其它行业“有过之而无不及”,冠冕堂皇与蝇营狗苟形成鲜明反差。当前教育领域并非一片净土,教育部门也非清水衙门,教育官员贪腐的危害性,以及由此引发的教育舆情,不仅对教育生态和教育公正形成破坏,而且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教育贪腐”不仅主要涉及校园工程建设,而且涵盖了食堂发包、校服、图书和多媒体教学设备采购、教师调动、学生入学、合作办学等多个方面。同是腐败,高校与中小学的腐败特征有所不同:高校由于大规模扩招、并校,派生出巨大的建设工程,腐败多发生在基建、后勤部门,例如影响较大的武汉大学腐败窝案,就是由后勤部门的腐败案牵出的。而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高额择校费,则为众多校长们提供了巨大的贪腐空间。大到一栋楼,小到一册图书,从工程招投标到校服采购,从教学招生到学校建设,近年来包括广东深圳、浙江、吉林等多地曝出“回扣门”。在教育贪腐多点窜爆的舆论风暴中,教育公正沦为笑料。

2、学校管理——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

学校管理工作是关系全面办学质量的活动,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对人的管理,即调动学校全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实现学校的办事目标、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管理的核心,就是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当前,舆论场诟病已久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学管理重教学不重科研、教育理念重升学不重育人,教育方向重智育不重德育,教育过程重行为管理轻知识交流传递,一言以概之,学校管理没有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教研活动三者有机整合起来。

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人,学校管理的成败取决于人。学校管理的“阀门”松一寸,教育舆情的烈度就高一丈。当前,舆论场关于学校管理的“吐槽”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校园的歪风邪气、八卦丑闻层出不穷,矛头直指师德师风,比如:厦大博导诱奸女学生事件、黑龙江一教师公开索礼事件、安徽师范大学教授抄袭事件;二是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质疑管理僵化、缺乏人性,比如:女教师刘伶俐患癌被开除事件、辞退怀孕女教师事件等。故此,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用心”管理学校,才能构建和谐校园。

3、教育管理——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

教育管理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育德育才问题。学校和教师的一切努力,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内心认同和自觉行动,才是教育的成功。站在教育功能的角度来看,教育的价值既有功利性的一面,又有非功利性的一面。然而,我们现阶段的教育管理日益呈现出狭隘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比如:女大学生裸贷、武昌理工学院校内酒店卖淫事件、北大学生弑母、武汉大学珞珈山“炮王”、山东高考志愿被篡改、河南高考替考事件等。不少人把校风校纪“走火入魔”归结为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但却没有思考过社会风气为何会影响到学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德育工作的滞后是因为教育管理没有体现其多重功能和价值,教育功能和价值上逐渐物化。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学生自觉培养良好行为,不仅要求他们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当前,学生心理疾患、心理障碍、心理失衡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极端思维、自杀等暴力个案较多。比如,浙江省金华某学生锤杀母亲、温州市两名学生因勒索钱财将一同学砍死等。中、小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大学生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投射在舆论场,引发了公众犹疑、忧惧、失望、愤怒等不满情绪。学校作为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承载者,不能单纯强调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淡化甚至忽略教学过程的目的性和教育性。

4、教育改革——体制改革和教育资源分配

教育改革是舆论场炙手可热的话题。近年来,我国教育的大发展、大改革,使新旧矛盾相对集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一些改革举措变成简单和重复的方程式,一些标榜着“分数第一”“提前抢跑”“精英教育”的改革主张,被舆论嘲讽为“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比如,“以考为本”在很大程度上使教育不能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远远大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教育内部机构不合理人浮于事,教育目标重成才轻成人从根本上制约了人才培养等。沪浙成高考改革试点等新闻刷屏网络,一度引发各界大讨论。

教育改革是以“教育现状的变化”为判定标准,以“有意义的转变”为标志。但是,一些地方教育新政不是遵循科学的育人规律,从人的全面发展上推进实质性的改革,而是因循守旧地修修补补,从行政角度去维持稳定、追求“教育政绩”,这就很难使教育改革真正实现适应社会发展之需、人才成长之需、环境和谐之需。比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由此生造出的“学区房”概念,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引发留守儿童大讨论等话题,直接与“社会公正”混合交流,在舆论场熄而不灭。故此,充分理解中国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这是制定教育改革的合理具体目标与科学推进策略的基础。

5、关联舆情——教育舆情无限泛化

从狭义上来说,教育舆情是指社会公众对以教育为主题的,所有自己关心的公共事务,所持有的相关情绪、态度、意见和意愿相交错的总和。教育舆情的泛化,主要指舆情议题、舆情指向和舆情表达的泛化传播,表现出扩散速度快、破坏性强和舆情主体同质性强等特征。而且,教育舆情的客体偏重于微观层面或涉及公平正义的话题。比如,高校师生在校内外重发生的大事件、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上存在的困惑和疑虑,师生因为某些公共事务、政策、措施而产生的诉求及发声,某些意识形态领域有可能会影响到学校和社会稳定发展的端倪性、倾向性的问题等。

现阶段,与教育相关的各类热点问题,毫无疑问都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尤其是网民对我国教育现状的总体评价不高。在这个大前提下,师生群体会就自己的经历而表达各种的思想反映和倾向性想法,公众对师生群体的观点、情绪、思想、态度的再次讨论,催生了舆情泛化。比如:人大毕业生伍继红赤贫状态、北大“屠夫”陆步轩等,都曾在舆论场引发网民热议。公众对教育话题的关注,言在此而意在彼,客观上是为了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主观上矛头指向社会公正等话题。这就要求高校在事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对意识形态阵地的主导权,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当前,世情国情民情发生深刻变化,对教育事业的战略定位、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工作既是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也是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在诸多舆情中,教育舆情与校园安全、公平正义息息相关,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倾其教育之力,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舆论场经久弥坚的共识。正确认识教育舆情的演绎特点和传播规律,把握安全与公正两大核心关切,才能更好的在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等方面发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教育改革的红利。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