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类的网络舆情特点分析

安全生产一直以来都是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安全生产的应急管理至关重要。由于安全生产事故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紧急性、地域性、人为性等特点,当安全生产事故尤其是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后,很容易成为新闻事件被媒体所报道进而备受关注,演化为公共网络舆情事件。面对安全生产事故,如果应急管理滞后或者应对不当,那么极易加剧舆情演化的复杂性、形成更强的舆论压力、产生更多的舆情危机。虽然不同的安全生产事故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作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不管是在触发原因、预防措施、应急管理等方面往往具有一些相似之处,因而其网络舆情也会有一些共性特点。接下来,本文将重点分析安全生产类网络舆情的共性特点,以期为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类网络舆情时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 安全生产类

一般及较大事故网络舆情更为频发,重大及以上事故网络舆情更为复杂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事故一般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四类。通常来说,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发生的较多,而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发生概率相对较小。不同等级的安全生产事故所产生的网络舆情态势也不相同。因此,按照不同等级的安全生产事故来分析其网络舆情具有针对性和必要性。为了便于分析,按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频率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力,本文将安全生产类网络舆情分为一般及较大安全事故网络舆情和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网络舆情两类,并分别概述其网络舆情的基本情况。

1、一般及较大事故的网络舆情现状如何?

相对于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一般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频率更高,如工地事故、厂房火灾等见诸于报端、网络频率相对更高。一般而言,这些安全生产事故都会被新闻媒体所关注和报道。报道内容一般围绕着事故情况、伤亡情况、调查情况等展开,总体而言舆情演化相对简单,伴随着相关部门的介入以及回应,舆情周期大多数会在短期内结束。尽管这类安全生产事故网络舆情较为简单,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在调查回应时可能出现纰漏、应对不当,也会很容易演变成重大网络舆情事件,产生诸多舆情风险。因此,这要求相关部门不能掉以轻心,仍需提高警惕。

2、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网络舆情的复杂性表现在何处?

重大以及特别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发生其破坏性不言而喻。如一些矿山领域事故、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一旦发生,其危害性大、可控性低。因此,网络舆情更为复杂严峻。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舆情演化复杂。具体表现为舆情周期长、波动大、起伏多,舆情热度体量高。舆情演化往往会呈现出突然爆发,并产生极高的舆情关注热度。由于涉及多方利益、调查处置、责任归因等等,都无疑会拉长舆情演化周期。而事件的每一步进展都会成为关注的焦点,进而形成起伏不断的多峰值现象。这种舆情演化的复杂性对相关部门的处置应对带来了很大的现实挑战。

第二是传播态势复杂。具体表现为参与传播的主体众多,新闻媒体、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大V、普通网民都会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积极性,传播密度高,内容杂。不同传播主体由于传播内容的差异性,也会加剧传播的复杂性。由于破坏力大的安全生产事故涉及到多方利益、多方责任,不同传播主体在议题设置上所有侧重,如新闻媒体有时会面临着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压力、自媒体们也会带动甚至是有意煽动网络民意,这更加剧了网络舆情传播的复杂性。

第三是网络舆论复杂。具体表现为网络舆情呈现出极强的负面性,质疑多,矛盾凸显。面对着巨大的人员伤亡,加之事故带有人为因素的缘由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管不严,当一起悲剧事故叠加了人为因素,那么负面性也会随之强化,舆论质疑直接指向了企业的主体责任、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网民对各方的质疑加剧了当下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当舆论的负面性不断积聚,舆论极化、非理性表达等各种现象也会随之出现,这进一步加剧了网络舆论的复杂性。

二、安全生产类网络舆情所带来的舆情风险具有多样性

  1. 受害者以及家属带来的舆情风险

受害者及其家属作为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承受者,他们的悲惨遭遇会被网友们主动关注,而一些传播者也会进行过分报道或者被选择性忽视,这会带来舆情风险。同时现在的网络传播时代,受害者及其家属拥有了更多的发声渠道和表达自主权,而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照和交代,相关诉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也会造成舆情风险。

  • 企业责任造成的舆情风险

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主体就是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合规、建章立制的不规范、安全保障的偷工减料、安全生产培训的不严格、安全警示的缺位、安全管理的懈怠等等都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原因,这些企业责任的缺失会成为舆论攻击的重点,而事后如果企业经营方无情冷漠,漠视受害者的各种权益,没有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难以在公众和政府中获得认同和信任,也就无法有效地应对舆情事件,造成舆情风险。

  • 相关部门回应以及处置不当带来的舆情风险

有关部门作为监管者,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他们本身就负有监管失职的责任,监管不力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也会成为舆情风险的源头。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后,相关部门没有进行有效的预警、控制,没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那么也会产生舆情风险。而相关部门面对已经产生的网络舆情,没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或者回应不当,以及对网络舆情研判有误等都会引发次生舆情,带来更大的舆情风险。

  • 不良传播现象引发的舆情风险

除了安全生产事故涉及到的相关主体,一些不良的传播现象也是催生舆情风险的重要原因。比如对安全生产事故中真实情况的选择性瞒报、不报;有意而为之的民愤煽动、网络谣言的滋生等不良传播现象,都是造成舆情风险的潜在因素,这无疑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三、安全生产类网络舆情生成的舆论诉求具有具体性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无疑会产生大量的负面舆论,这些负面舆论中往往会包含着众多的相关诉求,而这些舆论诉求通常是非常具体和明确的。首先,保障诉求,就是对受害者以及家属的各种保障,包括了经济保障、医疗保障、人文关怀等等,而这种舆论诉求往往是最现实,第一时间满足这一舆论诉求,能够及时有效的降低负面舆论。其次,调查诉求,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网民们的关注的重点之一,舆论呼吁及时调查,期待调查结果早日出来,不仅仅是给受害者的交代,也是给社会大众的交代。再者,处罚诉求,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生成的网络舆论中夹杂着大量的民愤还对受害者的同情,无辜者沦为受害者,为企业行为买单,此时加强处罚力度、严惩不贷往往是网络舆论的重点诉求,这也提示相关方面应该将处罚结果及时公之于众,谨防舆情烂尾。最后,反思诉求,当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网络舆论会生成一些引以为戒、警钟长鸣的舆论声音,这其实就是网络舆论在呼吁各个经营单位能够及时反思、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的舆论诉求。

四、安全生产类网络舆情应对考验大

安全生产事故具有突发性、人为性、破坏性等自身特点,涉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管理要求高,同时安全生产事故涉及多方主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前预防管理问题、发生中的应急处置问题、发生后地调查处罚问题等环节都会成为关注的重点,而且这些环节如果处理不好,无疑会沦为舆论讨伐的重点。加之当下网络传播环境较为复杂、瞬息万变、数据庞杂、舆论负面性强,这都会加大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的应对难度。由此可以看出,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的应对确实面临着较大考验。

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必要性强

通过上述对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相关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安全生产网络舆情不仅态势复杂,舆论负面性强、舆论诉求多,而且可触发的舆情风险多、危害性大,同时网络舆情有效应对处置难度大。因此,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监测体系既具有必要性更具有迫切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除了完善相应的制度、搭建专业的队伍,更重要的是做好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的大数据监测工作。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