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位摄影师拍摄了一组加利福尼亚海岸记录工程图片。在这几千张图片里,有一张清楚地拍到了美国知名女艺人芭芭拉·史翠珊所居住的别墅。史翠珊要求她的律发起诉讼要求赔偿并删除照片。在这个诉讼之前,这张照片仅仅被下载过六次,但当媒体开始报道这件事情后,互联网上到处都是那张含有史翠珊别墅的照片。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巴西保守派的里约热内卢市长马塞洛·克里维拉(Marcelo Crivella)试图对《复仇者联盟》下禁令,因为里面出现了两个男性超级英雄接吻的场面。然后那一套漫画很快就在巴西最大的书展里售罄。2014年6月,伦敦出租车司机在街头进行了大规模抗议。他们不满网约车平台优步(Uber)在英国首都落地,但在这场抗议期间Uber的APP下载量上升了850%。。
史翠珊效应从此指代试图隐藏某事,反而造成此事广为人知。类似于成语“欲盖弥彰”。
为什么会有史翠珊效应
为什么会有史翠珊效应?这个和引发网络舆情的条件有关。一个网络事件会不会火是由多个条件叠加引发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事件本身带来的“谈资”。“谈资”丰富的事件,人们就愿意自发的去传播。另外自媒体也会利用这种特性来给自己带来流量,加速事件传播。
史翠珊效应其实意味着:一个本来没有“谈资”的事件,因某项具备“谈资”的操作介入,形成了一个新的具备“谈资”的事件。在史翠珊效应原事件中,一组专业照片本身引发人们关注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但在史翠珊介入后,事件中加入了“明星可能侵犯公众利益”、“是否存在公众人物欺负弱小”等站在道德高点上方便公开谈论的谈资,同时对要求“删除”是人类具有天生的敏感性的(损失厌恶特性),在暗面上又满足了人们对明星的“窥私欲”等心理特点,从而引发大量关注。
如果是其他的案例,可能不会有上面这么多巧合。但无一例外的,都会有要求隐藏某事,这都会触动人类的损失厌恶性的特点。另外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名人或大公司、社会机构这种提出删除或隐藏需求,这时在网民的潜意识里会由自身的身份引发群体对立效应,加速群体中的传播造成史翠珊效应。
如何避免史翠珊效应?
网信工作因为要处理大量不良信息,会经常受史翠珊效应影响。为了避免该效应,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1.需要认识到删除某事是很可能引发更大的舆情争议的。
2.因法律要求确实需要网民或网站配合删除某文章时,需要做好配套的解释工作。从当事人角度强调需要删除的原因(如涉及未成年隐私、文章里面的是不实信息同时真实信息是xxx等、该信息对当事人造成的困扰),以及删除的法律依据。避免舆情二次发酵。